当前位置: 首页 > 党员之家 > 学习园地

【微党课】——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

  • 时间:2023-12-25

〖2023-第12期〗

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主题教育专刊之九



     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。中共中央总书记、国家主席、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。习近平在重要讲话中全面总结2023年经济工作,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,系统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。小编为流动党员整理了其中的要点,帮助大家学习领会。

     经济工作会议谈“最大的政治”,以讲政治来解决经济问题,这在以前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可能首次。不理解这一点,就很难读懂本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深意,也很难把握新一届决策层的经济治理理念。

     还有更多不一样的地方,值得我们做经济研究工作的重视。比如,我们过去常听到的是“发展是硬道理”,会议则提出“高质量发展是硬道理”。还有高水平安全、高水平科技自强自立、新质生产力等新词汇的建构。中国的治理风格,话语体系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。这意味着高层对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关系有了新的理解,谁来决定谁,可能需要辩证的看待。

    “高质量”如何定义,解释权在高层。但是我们从“高质量发展”一词提出后的各种攻坚战,可以理解一个大概。防风险攻坚战、扶贫攻坚战、反腐败攻坚战、环保攻坚战,教培整顿、平台治理、三条红线等等。发展不能仅仅体现在速度和规模上,还要看规范性、价值观、目的性。毕竟高能耗、高速度的发展模式是难以维系的。

    从理论层面,“高质量”类似经济增长模型中的“全要素生产率”,内涵丰富、包罗万象,是一种经济伦理学。高水平对外开放、高水平安全、高水平科技自主等等,都加上了这一定语。这意味着新时代的发展理念和模式与以前已经发生重大变化,中国发展到当前这个阶段,必须赋予发展、改革、开放等词汇更高的意义、内涵和标准。

    这也再一次提醒,过去那些简单通俗的“发展是硬道理”,“拿住老鼠就是好猫”,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”,“摸着石头过河”,“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”,动不动就大水漫灌,全面刺激的思路,全面让位于高质量发展。面对经济下行的挑战,过去那种提前反应,过度反应,要让位于不忘初心和保持战略定力。

    在这一转换过程中,出现了预期变弱的问题。主要原因大概是“高速度”的定义相对简单,也可以清晰计量,能形成稳定的预期。但是“高质量”一词,含义比较丰富复杂,富有弹性和延展性,取决于高层的理念、想法和意志,很难落地为统计指标和法律条文,因此也就很难形成稳定的预期。

    比如很多人听到房地产的高质量发展,还是停留在三条红线“破”的阶段。实际上现在供需关系已经发生变化,对房地产的高质量发展,应该从“立”的角度理解。现在的问题是,破什么已经清楚,立什么还需要进一步的去探寻。

    比高质量发展更高的政治是“中国式现代化”。会议明确有力的提出:“必须把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”。

    现代化前面加了“中国式”,就如同发展前面加了“高质量”。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共同主题,过去的解释权是“西方中心论”。加上“中国式”,解释权就可以再分配,打破单一话语体系。解释权不重要,重要的是能否让人民有安全感和幸福感。这一点无论东西是殊途同归的。

    为什么中国式现代化是最大的政治?因为它是新一届领导人最新的治国理念和理论贡献。过去我们常说的是“四个现代化”,少了中国独特的东西。中国式现代化是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道路。未来中国的发展,不仅要走与以前不一样的道路,还要走与其他国家不一样的道路。

    “二十大”旗帜鲜明的首次提出“中国式现代化”,开局之年出现了很多新的困难和挑战,本次会议也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和研判,包括产能过剩、预期偏弱、风险较多、内循环不畅、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等。面对这些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,要把握好利用好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政治法宝,唱响“中国光明论”。只有直面黑暗,才会唱响真正的光明。本届会议之所以能直面这些挑战,是有底气和信心的。

     本次会议及本届领导为什么这么强调“高质量”、“高水平”、“中国式”,主要原因还是我以前系统论述过的,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既不同于传统发展中经济体,也不具备发达经济体条件的“后发展时代和风险型社会”(参阅《赵建:理性认识中国的后发展时代与风险型社会》)。在这个阶段,最突出的特征和规律是,表现出现代经济独有的复杂性、脆弱性,各种矛盾和问题交织在一起,不是过去简单靠经济建设为中心,靠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“搞钱”动员要素积极性就能解决的。

    现实的复杂性,脆弱性,要求在经济治理方面,更要小心谨慎、如履薄冰,既不能简单粗暴一刀切,也不能“既要又要还要”面面俱到。正如本次会议提到的,要“深化理解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”,要“突出重点,把握关键”,要“抓住主要矛盾”等。说明当前的政策制定和实施,更要尊重规律,尊重科学,谨小慎微,“治大国如烹小鲜”。

    就今明年来说,主要的矛盾还是在正确处理好“稳”和“进”、“破”和“立”的矛盾统一关系。过去各种攻坚战,主要是“破”,在还没完全立之前就大面积的破。过于强调“稳”,稳中有进,“进”不足。过多的强调了稳和进、破和立的矛盾和对立,忽视了两者之间的联系。当前来看,进,也就是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,才能消化债务和失业,才能真正的稳。在破和立之间,也不是不破不立的矛盾关系,对旧动能破的大了,不仅不会让新的动能立起来,还会因为引起大风险,严重影响新动能的运行。

    “以进促稳,先立后破”,之前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了一遍,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强调一遍,我们就可以大体知道明年经济政策的总体基调。在后发展时代,中国面临“新三角难题”,发展,改革,稳定很难同时实现。过去几年主要是调结构和防风险,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发展。新的一年,以及未来几年,需要抓住发展这个牛鼻子,用发展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,重回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”。

    会议也注意到了“非经济性政策”对经济运行的冲击,比如一些比较严厉的行业政策,违背法治精神的政策,对经济和社会预期的伤害远胜过经济性政策。会议明确提出,“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”,这意味着以后出台的各类政策会更加谨慎,以免影响经济和金融市场稳定。

    在具体工作部署方面,会议提到了八个方面的工作安排,可谓面面俱到,无所不包。在这样的文本体系下,提到什么很重要,但是没提什么更加重要。至少,没有提到资本市场,股市在当前的态势下怎么看,怎么办,会议没给出答案。也没有再提“房住不炒”。或许对于事关老百姓钱袋子的股和房,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。资产负债表修复周期是很漫长的,日本用了三十年,美国用了十五年。我们要有为高质量发展转型做好长期准备。

    在这种局势下,我们更应该讲政治。最大的政治是中国式现代化,中国式现代化又是以人民为中心。人民当前最大的愿望是把经济搞上去,通过发展解决失业、债务、收缩等总量问题,通过法治化、市场化,公开公正透明的现代治理体系,把预期偏弱、信心不足、结构扭曲等问题从根本上解决。因此总结起来,最大的政治还是要以人民为中心把经济搞上去。这个道理,既简单,又不简单。



扩展学习:从四方面学习领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

延伸阅读: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





友情链接